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此前在IMF中的投票权份额排在第六位,位列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之后。2010年改革方案生效后,中国所占份额将跃居第三位,印度将从第11位升至第八位,巴西将上升四位,至第10位。
IMF总裁拉加德曾表示改革方案将增强IMF在支持全球金融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拉加德在一份公告中表示,“改革方案显著增加了IMF的核心资源,使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应对危机,并且改善了IMF的治理,更好地反映出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日渐上升的影响力。
IMF的SDR货币储备规模也从原来的2385亿美元翻番至4770亿美元。
IMF总裁拉加德称:“我很高兴,我们的成员国批准了这一历史性改革。这些改革将使IMF更加符合成员国的需求,适应快速发展的全球环境。今天我们跨出了关键的一步,但一切并没有结束,我们仍继续努力加强IMF治理。”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除了份额本身,份额公式改革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份额改革落定后,明年G20峰会前后,份额公式改革可能将得到进一步探讨。当前的主要矛盾仍在于各国对于GDP测算方式的界定。”
当前,GDP在份额公式中占比50%,GDP是以市场汇率计算的GDP(权重为60%)和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GDP(权重为40%)的混合变量。尽管中国的GDP规模已经超过日本,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由于GDP权重仅占份额公式的一半,中国并不能立刻成为第二大份额国。
以下为改革之后最新的IMF投票权分布(红框):
![](/storage/images/20220321/1-16012Z9563H36.jpg)